图片
图片
撬动4000亿市场,
交出亮眼答卷,
预制凉菜逆袭!
2024年预制菜行业“遇冷”,某预制菜上市公司甚至净利暴跌35%!行业普遍承压之下,一家预制凉菜品牌却交出亮眼答卷——营收增长9.04%,利润激增17.19%,海外覆盖66国!
凉菜这个仅占餐饮大盘7%的细分赛道,却撬动近4000亿市场,而预制凉菜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%,远超预制菜行业整体增速。果蔬菌类凉菜增速超25%,“低盐高纤维”海藻沙拉成爆款;传统禽肉凉菜借冷链实现工业化升级;水产海鲜以高毛利突破地域限制……品类爆发背后,是消费升级与技术驱动的双重红利。
当预制菜巨头纷纷折戟时,预制凉菜企业凭什么逆势增长?预制凉菜的黄金时代真的来了吗?
图片
预制凉菜逆势爆发
2024年,中国餐饮市场整体规模突破5万亿元,其中凉菜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品类正悄然崛起:7%的市场占比背后,是近4000亿元的消费规模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过去五年间,预制凉菜以年均超20%的增速狂飙突进,成为预制菜赛道里最亮眼的增长极。
与热闹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这个赛道至今没有出现真正的“霸主”。用业内人士的话说:这是个典型的蚂蚁市场——参与者多如牛毛,但谁都没能啃下大块蛋糕。究其原因,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:
首先,凉菜品类天生具有“小而美”的特性。从川渝的夫妻肺片到江浙的醉蟹钳,从东北的凉拌蕨菜到广东的白切鸡,每个区域都有自己"舌尖上的骄傲"。这种强烈的地域属性,就像无形的围墙,既保护了地方品牌的生存空间,也阻碍了全国性龙头的诞生。
其次,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准入门槛。随着速冻锁鲜技术和冷链物流的迭代,现在连社区夫妻店都能轻松推出自制的预制凉菜。这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“小而散”的玩家,呈现出“百花齐放但难出巨头”的独特生态。
这场4000亿市场的卡位战才刚刚开始。可以预见的是,谁能在区域特色与标准化之间找到平衡点,谁就可能成为这个赛道第一个真正的全国性品牌。
图片
谁能领跑千亿赛道?
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,预制凉菜行业逐渐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头部企业。这些企业凭借独特的产品定位和技术优势,在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。
//果蔬菌类:增长最快,超过25%
果蔬菌类凉菜是预制凉菜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,受益于消费者对低脂、高纤维健康饮食的需求,市场规模年增速超过25%。这类产品多以即食沙拉、开胃小菜等形式出现,适配轻食、佐餐等多场景。
头部企业通过真空锁鲜技术和复合调味配方提升产品稳定性,同时开发功能性食材如海藻、菌菇等相对高端食材,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,代表性产品包括盖世海藻沙拉、荷仙桂花糖藕、川海熊猫笋、淘滋源手剥笋、润乡麻辣木耳等。
图片
其中盖世以海藻沙拉为核心单品,依托海洋原料优势打造“低盐高纤维”卖点,覆盖商超、便利店及餐饮渠道,海外市场表现亮眼;荷仙集团则主打桂花糖藕,通过糖渍工艺改良解决传统产品易腐难题,成为江浙沪地区宴席凉菜标配。
全球藻类供应链标杆达鹤水产,深耕行业20年,全球市场份额超16.7%,代表产品有调味裙带菜等。产品远销30+国家,美国、日本、荷兰设海外业务中心,服务全球超500家餐饮连锁品牌,旗下“十三姨”“金达鹤”品牌是中国藻类赛道领跑者。
图片
//畜禽肉类:连锁餐饮大爆款
畜禽肉类凉菜在预制凉菜中占据重要地位,夫妻肺片、冷吃兔等地域风味通过预制化走向全国,尤其受到连锁餐饮的青睐。然而,这类产品面临肉类保鲜成本高、风味还原度不足以及食品安全管控难度大的挑战。
企业通过低温锁鲜技术和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提升效率,同时借助独家卤汁配方和分装技术平衡口感与便捷性,推动传统卤味的工业化升级。
图片
紫燕冷吃毛肚通过冷链配送和门店复热模式实现快速出餐,供应链覆盖全国超5000家终端;福成酱牛肉传承乾隆年间古法配方,选用排酸牛肉为原料,经李氏秘制工艺酱卤而成,成品酱香浓郁,入口松软,肉质细嫩不柴;谭八爷川味冷吃兔以“辣度可调”预制包切入电商,通过直播带货强化品牌影响力。
//水产海鲜类:毛利高,风味独特
水产海鲜类凉菜因原料成本高、加工难度大,在预制凉菜中占比相对较小,但凭借高毛利和独特风味,主打日料、宴席等高端消费场景。
这类产品的核心挑战在于海鲜原料价格波动大、腥味控制技术要求高,以及冷链物流成本占比过高。
头部企业通过锁定源头养殖基地稳定供应,并开发酸辣、泡椒等重口味配方掩盖腥味,同时借助急冻技术保持产品口感。
图片
其中聪厨鱼皮卷展现工艺突破,以独特风味立足高端市场,精选深海鱼皮经“三去”工艺处理,卷筒造型内裹泰式酸辣/日式芥末酱,Q弹不腥;洋琪芥末章鱼精选福建严选饭章,经1.5cm均匀切割及专利二次调味工艺,配秘制芥末精华与山蜇菜,入口滑嫩脆爽,芥末风味柔和持久。另外安井旗下洪湖诱惑品牌也推出的洪湖诱惑麻辣嗦螺,苏芗则推出椒香海蚌苗等海鲜凉菜,均收到市场好评。
//特色小品:凭借饮食文化出圈
除了果蔬、禽肉、水产等凉菜,还有鸡蛋干、大拉皮、豆腐丝等特色凉菜依托区域饮食文化崛起,通过预制化解决家庭制作繁琐的痛点,尤其受到年轻消费者欢迎。
但是地方特色既是优势也是束缚,一些区域口味的接受度有限,例如东北大拉皮在南方市场的渗透率较低。企业通过改良配方如减辣增鲜和开发小份装试吃包降低尝鲜门槛,同时借助电商渠道推动区域品牌全国化。
特点鲜明的如沈师傅鸡蛋干,是以100%鲜鸡蛋全蛋液浓缩加工而成的创新食品,质地类似豆腐干但无大豆/淀粉添加,含优质蛋白且无防腐剂。产品通过37道工艺去除蛋腥味,保留鲜嫩Q弹口感,是行业知名度很高的亿元大单品。
图片
新食材点评:
预制凉菜行业正从粗放扩张转向“技术+供应链”驱动的整合期。头部企业通过冷链物流网络实现全国化布局,挤压中小作坊生存空间。
同时品类分化加剧,一是健康化,低脂海藻沙拉、高纤维菌菇脆等产品增速超30%,占据果蔬菌类凉菜市场26%份额;二是地域化,东北大酱拌菜、江南盐渍小菜等区域特色产品通过电商渠道走向全国,带动零售端占比提升。
这一进程中,具备标准化能力和场景创新能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重构,预计2026年预制凉菜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,头部企业市占率有望提升至20%!最终,谁又能在这场预制凉菜市场争夺战中,赢得渠道商和消费者青睐,成为“2025预制凉菜品类冠军”?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天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